健康食品(Healthy food)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其原材料主要取自天然的动植物,经先进生产工艺,将其所含丰富的功效成分作用发挥到极至,从而能调节机能,适用于有特定功能需求的人群食用。
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身人群不断扩大,对食品的要求从最原先的吃饱,到味觉享受,进一步发展为满足特定功能需求。比如为了满足降脂、降血压、保持体型、避免血糖过高等各种需要,市场上涌现出品类纷繁的健康保健食品、休闲零食,甚至不少老牌食品企业也纷纷改良原有产品,希望能满足市场变化。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13.3亿元,2017年市场规模为2938.9亿元,同比增长12.46%。我国保健品市场持续扩大,保健品种类也增多,2019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约为3970亿元。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预计2020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安全、营养是我国未来食品产业发展关键词。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明确提出,到规划期末,实现食品安全抽检覆盖全部食品类别、品种;农业源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食品安全现场检查全面加强,其中实施网格化管理,县、乡级全部完成食品安全网格划定等措施,将极大提升我国食品产生产安全质量;食品安全标准更加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和技术支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各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达到国家建设标准,进出口食品检验检测能力保持国际水平。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重点提出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创立营养型农产品推广体系;加强食物成分监测工作;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全识方面,随着老龄化问题加重,对日常膳食的特殊要求也变得普遍,这也意味着特定市场正在逐年壮大。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骼关节疾病和各类器官癌变是老年人当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这些疾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需要日常有偏向性地从膳食中摄取特殊营养,或避免特定类型食物的摄入。这就极大影响了食品乃至农业生产方做出相应回应。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行列,更加关注体型和预防身体提前衰老、病变。如汉堡、甜点等原本广受消费者喜爱的行业近年来衰退明显,受疫情影响,此类高脂肪、高糖快餐食品企业大规模裁减门店甚至倒闭,行业昔日繁荣可以说一去不返。另一方面,随着健身人群不断壮大,轻食、健身餐等新概念健康食品市场却在逐步成长起来。
国家科技部于2017年5月发布《“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重点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在该 “十三五”规划期末实现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万亿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家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推动食品产业从注重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全面转变;加强全链条过程控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可见国家已将科技创新技术视为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食品领域的基础与应用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研发缺乏理论和科学基础支撑,产业核心技术与装备创新能力不足,导致自主发展方向和原始性创新无根基。但近年来,国内崛起了一批大型食品生产及相关配套企业,从食材种植/养殖、采收、粗加工、精深加工到后期包装设计、推广等各环境开展一体化或标准化生产,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品质不断提升。伊利、蒙牛、海天、康师傅、统一、旺旺等品牌更是在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0全球食品和饮料品牌”排行榜(Food & Drink 2020)中列入前50强行列。
中国发达的电商与物流系统能够对食品从种植到加工到包装运输进行全过程跟踪,能够在线开展直播宣传、产品监督。曾经被少数企业或机构掌握的宣售渠道,如今通过直播、网店等更为丰富的方式增加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接触的机会,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规模。
食品产业拥有许多类似时尚产业的特点,追求品牌化、话题度和高周转,健康食品更是被赋予了时尚和未来潮流趋势的标签,这些特点在健康食品上反映就更突出,电商平台迅速制造话题和时尚度的能力较强,能够为健康食品的推广提供更丰富有效的模式。另一方面,食品通常需要发达的物流系统保证产品新鲜,拒绝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健康食品对新鲜、高周转要求更高。中国飞速发展的电商与物流体系为我国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将健康食品产业推向一个新高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
在国家和地方企业、劳动人民共同推动下,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硕果累累。通过扶贫工作小组和产业发展专家、科研工作者们深入广大农村进行长期调研和指导,越来越多的农村找到了当地特色资源,逐步进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并通过丰富的营销手段和渠道面向全国乃至国外推广当地优质产品。通过中国强大的运输和物流系统,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食品能更充分地享受市场。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能更多、更好、更实惠地购买到全国各地优质产品。
长期以来,食品产业一直存在“增长慢、增长稳”的特点。由于我国食品工业技术底子薄,国际认可度低,因此长期以来市场还是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家重点提出“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互促”发展方针以后,国内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结构将得到加强,这对于食品产业而言,是将整个产业基础打得更稳,未来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我国食品供给和食品产业发展都将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范围内。
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国家近年来开始有“逆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国向外发展遇到各种阻力,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国向西通道的不断成熟完善能够将中国的商品通过陆路向西运输到广大的亚欧上。方便快捷而成本又低于航空运输的送货渠道将为中国商品走向世界打开新通道。随着中欧班列常态化和运营成熟化,中国食品将迎来更广大市场。
第一类,自身品牌化、规模化,逐步壮大发展为特定门类的龙头甚至巨无霸企业,比如伊利、蒙牛、双汇这样一些企业。这类企业通常具备先进科学技术和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能够把持行业的关键要素,守住行业门槛,以阻挡其他企业对自身造成竞争威胁。同时还能有较强的进一步拓展业务的能力。
第二类,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代加工企业,或者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指定种植基地、养殖场、代加工厂等,比如三只松鼠的产品大量从全国各地按照一定标准寻找代加工企业,进行贴牌生产。拥有优质食材或在特定生产环境具有优势的企业较容易选择这样的发展路线,能够快速而相对稳定、低成本地将产品推向尽可能广大的市场。
第三类,致力于一定地域范围内开展经营,成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绝对影响力甚至具有地方优势的食品企业,但对全国市场野心不大,或者受各种因素影响暂不适于向全国发展。比如一些服务于某地级市及周边县市范围内的中央厨房企业、地方土特产企业。这类企业往往有明确的服务容量和相应的生产计划,超越该容量将对企业现有经营模式提出颠覆性挑战,但做稳、做扎实现有市场,也能获得可观收入,且极大降低经营风险。
第四类,专注自身品质和工艺、文化传承,强调地方性,打造地方老字号,但企业知名度可以涵盖全国甚至向全球蔓延。比如每个城市都拥有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点心品牌,都属于这类企业。
健康食品是未来食品产业发展最具前景的方向,想要抓住这样的发展机遇,必须找准自身定位,构建与之匹配的经营管理模式,只有定位和经营模式相匹配,才能保证企业平稳立足,并在激烈竞争中强势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