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用语区应当位于最小销售包装包装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使用黑体字印刷——这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月20日正式发布的《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出的规定,将于明年1月1日执行。(8月21日《经济日报》)
《指南》对标识警示用语的时间、位置、面积都有明确要求,同时还要求保健食品经营者在经营保健食品的场所、网络平台等显要位置清晰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等消费提示信息,此举将攻破以往的保健品虚假、夸张的宣传语,有釜底抽薪之效。
自2019年1月8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部署整治“保健”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从要求医保定点药店下架保健食品等非医疗产品,到《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再到《指南》的制定及部署,监管部门打出一连串的组合拳,而明令标识“保健食品不是药”,无疑是其中的一记重拳,值得肯定。
根治保健品依赖症,还得克服侥幸心理。事实上,很多拿吃保健品当病治的人,也知道保健品不是药,只是存在一种侥幸心理:“万一管用呢?”而生产商更是明白保健品不是药,同样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即往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药品,特别是添加容易打擦边球的中药材,同时又在功能宣传上加以治病的暗示。保健食品标签设置警示用语区的做法,更多的在于提升监管威慑力。比如让生产商耳旁时刻警钟长鸣。
一是提升全民健身的效力和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远离亚健康。老年人无疑是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军,不过近几年,保健品的消费人群已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速途研究院发布的《“90后”养生报告》显示,国内长时间使用保健品的“90后”占比21.9%,有接近一半的“90后”偶尔会使用保健品,排斥保健品的“90后”群体只占3.9%。缺少运动,饮食又不够均衡,有些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吃些相应的保健品就能解决问题。
二是加大对慢性病治疗的宣传,加大治疗癌症的药品进入医保的力度。比如,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之一,只能终生服药延缓病情,没有根治的办法,不要怀着侥幸心理吃保健品去根治。目前,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已确定了128个拟谈判药品,治疗领域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与企业谈判成功的药品将被纳入目录中,从治理保健品的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对保健品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三是加大保健品非法添加药品的检测力度和处罚力度。比如,减肥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降血压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盐酸特拉唑嗪,临时有效果,长期受危害。对这样的生产商,一旦发现就要巨额罚款并直接吊销执照,让生产商得不偿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