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病,只能起到调理身体、补充营养等作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GB 16740—2014)指出,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人们之所以将保健食品与药品混为一谈,其实是混淆了“保健”和“治疗”的概念。通俗来讲,药品是以治疗为目的,用于治疗疾病的物质。保健食品只是起到辅助调节作用,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是一种功能调节剂、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详见下表。
因此,我们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也不能替代药品!若您明确了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用药,切勿自行服用保健食品而延误了病情。
图标的上半部分是像帽子一样的天蓝色图案,下半部分有“保健食品”字样。如果您购买的“保健食品”没有“蓝帽子”,那么就有可能是食品、药品,也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保健食品也有“身份证”,就是批准文号,在保健食品标识“蓝帽子”的下方,每个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也是唯一的。
我们可以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官方网站来辨别保健食品的真假。比如,通过输入保健食品的产品名称、批准文号等信息来查询其是否经过了国家批准、是否盗用了其他合法产品的批准文号等。
保健食品“身份证”的查询方法: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网站→服务→我要查→特殊食品信息查询→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即可查询。
信息版面包含原料、辅料、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和含量、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保健功能、食用量和食用方法、规格、贮藏方法、保质期、注意事项、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产许可证编号及投诉服务电话等内容。
●保健食品的说明书应包含产品名称、原料、辅料、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和含量、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保健功能、食用量和食用方法、规格、贮藏方法、保质期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定: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要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