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历下区委、区长杨福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的一年,历下区紧紧围绕全市‘项目突破年’和全区‘工作创新年’各项任务,抢机遇、聚合力、谋发展,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杨福涛表示。
开新局,谋新篇。2024年,历下区如何以项目为笔,擘画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对此,杨福涛接受人民网专访。
杨福涛:历下区作为全市“项目深化年”的主战场,理应知重负重,率先破题。2024年,我们将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高质量推进各领域项目谋划实施,加快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重点城市更新项目。空间潜力决定发展潜力,空间规模决定发展规模。我们要继续把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作为推动历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坚持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片区征收拆迁,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提升城区品质、增强发展后劲。抓好解放桥片区规划策划,明确功能布局,打造现代都市新地标。加快3445户、37万平方米铁路智慧产业园项目进度,积极导入智慧交通、科技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东郊饭店地块城市更新,强化与省属大型企业合作,提升周边城市环境面貌。推进占地564亩、总投资225亿元的文博西片区规划建设,承接中央商务区产业溢出,打造功能完善、业态高端、环境优美的CBD新窗口。
全力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是推动历下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抓好项目策划,抢抓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全省城市更新十大工程等政策利好,紧盯浆水泉水库周边、中井村、明湖东等重点片区,策划储备一批投资大、产业优、前景好的项目,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群众生活改善互促共赢。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挂机制,统筹预算内投资、财政专项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源,全力做好用地报批、占补平衡、土地出让等要素资源保障,推动重点建设项目早进场、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加快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明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80个重点项目实施,确保齐鲁医院综合楼等22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78亿元。
杨福涛:“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既是我们的城市更新“规划”,也是我们的产业发展“蓝图”。2024年,我们将聚焦济南古城、中央商务区和长岭高科三区,统筹全区特色产业园区协同发力,深度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构建“三区共动”“多点开花”的生动局面。
在济南古城片区,重点培育发展高端商贸和精品文旅产业。实施泉城路整体改造提升,落实产业、街区“两个规划”,做好基础设施、商业业态“两个提升”,实现产城、文旅商“两个融合”。加快推进韩美林艺术中心、百花人文研学坊、古城保护提升首开区建设,导入“寻梦韶华”等更多优质文旅项目,着力塑造古城新名片。
在济南中央商务区,打造产业金融和高端总部聚集区。联合五大超高层开展全球招商,加快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类金融机构集聚,不断丰富金融业态;推进省财金集团、省发展投资集团等高端总部落地,着力提升片区影响力竞争力。强化国际化商圈建设,加快引进丽思卡尔顿超五星级酒店等国际一线品牌,与洪涛工作室合作,探索“MALL+街区”商业模式,助力济南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
在长岭高科片区,以产业规模“千亩百亿”为目标,加快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提档升级,积极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力保障华为山东区域总部和济南研究所建设,完善长岭智谷等产业载体配套,吸聚拓维信息、保利华信等上下游生态合作企业。依托细胞医学产业园、生物制药生产基地、银丰医疗广场等高端载体,加快尧王集团、福瑞达、恒翼生物等产业链龙头入驻,重点培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抗体药物、疫苗药物四大新兴业态,形成立足济南、辐射全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
杨福涛:2024年,历下区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和谐社会凝聚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提质提优公共服务,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实在举措,持续提升历下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幼有所育方面,持续深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建设,新建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1600余个。继续努力提升托育服务质量,积极探索新的托育机构建设模式,不断擦亮“安托善育,乐居历下”服务品牌。
在学有所教方面,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5所,新增学位7000余个,持续充实名师优师、提升教学质量。实施德润高中扩建工程,依托省实验优质教育资源,组建德润教育联盟,力争让历下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劳有所得方面,持续加大欠薪治理力度,发挥护薪工作站贴近群众的优势,将普法宣传、问题摸排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帮助劳动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加强行业监管,大力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确保广大劳动者能够按时、足额拿到应得的报酬。
在病有所医方面,加快构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强化“医联体”服务效能,实施历下医院提升工程,配套先进诊疗设备,扩大床位数量规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在老有所养方面,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以区级养老服务中心为带动,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延伸的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良好的养老服务,打造长期护理标杆。
在弱有所扶方面,加大对各类困难群体保障力度,深化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