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我国生物制药领域的科研投入加大,技术进步,医药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都对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有力影响。从2016-2019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规模从1836亿元增长到31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据估算到2025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8332亿元。
全球竞争激烈。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共计4362家,其中76%的生物制药公司集中在欧美地区,该地区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医药公司销售额的93%,美国作为生物制药产业的龙头,其研发的产品和市场销售额均占全球70%以上。而在整个亚太地区,销售额仅占全球的3%左右,其中日本、新加坡位居亚太区前列。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不断突破、相关政策不断出台,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势头充足。据预计,到2023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
从区域发展来看,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已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综合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较高,拥有最多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环渤海地区产业人力资源储备充足,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教育资源,产业链互补优势较强。珠三角地区内接,外接出口,发展势头强劲。此外,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形成生物医药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
国内生物制药公司在2007年-2019年间投资发生数量和投融资金额不断增加。在此期间,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累计投融资事件达723笔,总计投融资金额1416.31亿元,交易规模平均每笔约为1.96亿元。
2015年以来,生物制药等相关医药研发、生物技术研发等红利政策陆续发布,从而使国内生物制药行业逐渐出现投融资热潮,投融资金额大规模增长。国内疫情发生以来,国内生物制药公司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共计144家企业、机构在2020年开始投资生物制药行业,从而生物制药行业市场活跃度大大提升。
2018年,多家生物制药公司赴港上市。近10年来,我国的仿制药、原研药、创新药等生产商已在开发海外市场。据相关统计,国内生物制药公司在美国注册生物制剂总数已超过400个。生物制药行业的龙头公司在技术、人才、研发投入等竞争逐渐加剧,研发实力、产品功效也不断增加,带领国内生物制药公司加速开发全球市场,逐步强化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实力,通过迅速布局多元竞争模式进入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百强阵营。
随着我国出台支持国产创新药发展的政策,以及制药公司加大对于生物制剂药物的研发投入,加速了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国生物制剂药品生物研发投入逐年上升,预计2019年-2023年增速在20%以上。生物制剂药物的创新推动了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迈上了新台阶。与此同时,国内仿制药仍占据重要地位。国内中小制药公司规模小、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资金实力薄弱,难以大规模投入研发新药。据统计,我国在17万个药品批文中95%以上都为仿制药。
2018年-2022年间将有159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面临到期,这将对原研药公司带来强烈冲击,带为仿制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以下简称CRO)为资金力量薄弱,企业研发成本难以负担,有意愿研发新药公司的最佳选择。对于大型生物制药公司而言,基因和细胞等细分市场的拓展,CRO有助于公司集中力量投入核心业务,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技术,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研发产品上市速度,有利于降低成本,改进成本效益。2018年我国生物制剂CRO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9,8%,生物制剂药品研发服务外包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