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亦庄‘一揽子’政策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孔磊表示,近日发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已是北京经开区连续第五年出台稳增长的普惠性政策。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策支持范围更广、力度更大、兑现速度更快。孔磊表示,“支持范围更广,今年扩大了政策支持的行业范围,除工业和升规纳统企业外,将生产性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促进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等五个领域纳入政策扶持范围,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支持力度更大,支持政策覆盖到全年度,支持发展资金从去年的2亿元提高到6亿元;兑现速度更快,一季度支持政策兑现时间提前到今年5月兑现完毕,全年支持政策于明年一季度兑现完毕”。
孔磊介绍,《若干措施》包括10条支持政策,主要聚焦4个方面,即全力推动工业稳增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消费释放内需潜力、加大企业培育力度。
巩固工业稳中向好基础是“稳增长10条”的首要落点。根据《若干措施》,北京经开区对实现增长的工业企业,按照产值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一季度最高1500万元、全年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对采购设备总金额达500万元的新建和在建项目,给予贴息支持,贴息率为2%,贴息期限为2年,单个项目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按照支持期范围内实际发生设备采购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最高1000万元投资补助支持。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首次“大口径”纳入支持范围。据悉,《若干措施》对于成长较快的信息服务业企业,按照营业收入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一季度最高200万元、全年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对于成长较快的科技服务业、租商服务业企业,按照营业收入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一季度最高100万元、全年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对接重点企业,提供存服务。“我们要支持服务业企业做优做强,大力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释放新动能。”孔磊说。
此外,《若干措施》在促进消费释放内需潜力、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上的支持力度也远超往年。例如,对成长较快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按照销售额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一季度最高100万元、全年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以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对于首次升规纳统且成长较快的工业、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30万元资金奖励。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对从事技术交易活动的企业双方,按照技术合同成交额的一定比例,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资金奖励。
发布会上,孔磊指出,2023年北京经开区高精尖基本盘稳固,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2023年亦庄新城工业总产值达到5200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30%。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其中工业投资463亿元,占全市比重超六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年营收预计达到5300亿元,总量位居全市前列。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取得新进展。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近2倍。
同时,北京亦庄还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国高新企业累计突破2100家,专精特新企业突破700家,国家“小巨人”企业达到108家,在全国经开区中保持领先。
另外,在2023年,北京亦庄产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入驻,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落地,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100平方公里建设,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挂牌运营,全市唯一的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区也在北京亦庄落地。
孔磊透露,在《若干措施》之外,北京经开区还将围绕信创产业、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产业等重点领域出台了一揽子行动计划,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筑牢高精尖产业“基座”。“2025年将在全国率先建成技术领先、企业集聚、方案突出、服务完备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规上工业企业密度将达到365台/万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了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6个方面、16条重点任务。
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实施意见》时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催生出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发展方向,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还面临系统谋划不足、技术底座不牢等问题。《实施意见》的出台也是为了把握新机遇,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作为北京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开区已开始超前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
以机器人产业为例,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表示,目前经开区已聚集机器人企业110家,形成了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另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经开区将搭建50个机器人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培育引进一批国内外领军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机器人产业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0%以上,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65台/万人,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形成要素集聚、创新活跃的机器人产业综合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