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新热点,尤其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后,大健康产业迎来投资黄金时期,成为众多保险机构争相抢占的又一高地。
从国际上来看,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相比之下,我国大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来看,我国大健康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6.2万亿元,为2011年的2.6万亿元的2.4倍,2011-2017年复合增长率达15.6%。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7万亿元。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健康中国”带来的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是目前市场规模的3倍。
另一方面,通过股权纽带投资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帮助保险公司收集保险数据资料,利于保险公司获得被保险人的完整健康信息档案,优化产品定价。
从投资角度看,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收益稳定且回报率较高的优质项目越来越少。成长空间巨大的健康险、养老险业务,依靠承保盈利的经营模式以及抗经济周期较强的特点,都将成为保险业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盈利点,这对于保险公司稳健经营有着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1)中国人寿已提出“大资管、大健康、大养老”的发展战略,要把健康医疗、养老保险、政府购买服务作为重要业务板块,结合健康医疗产业投资和养老养生社区服务,突破传统的商业保险保障模式,形成跨界的“大健康、大养老”产业链。
2)中国平安积极布局“互联网+健康医疗产业”,打造了医网、药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新型健康产业链。2018年,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数已达2.65亿,全年平均日咨询量达到了53.5万,相当于53个大型的三甲医院日咨询量的总和,成为国内覆盖率最高的移动医疗应用。
3)泰康人寿用了10年时间全力打造“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终极关怀”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全面推进大健康、大民生、大幸福工程建设,通过遍布全国的线下实体网络和线上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从摇篮到天堂”持续一生的全方位创新服务。
4)阳光保险于2015年6月与山东潍坊人民医院和潍坊医学院共同筹建阳光融合医院。阳光保险“数据阳光、金融阳光、健康阳光、海外阳光”的“一身四翼”战略布局已经全面开启。
虽然目前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保险+健康”还处于探索阶段和进场圈地积累数据阶段,风险大、盈利难、商业模式模糊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现阶段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把握正确方向和商业模式探索上。
保险企业的大健康产业战略布局一般都以某一细分领域为突破口,以此为基础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最终目标是建立医疗健康服务的生态闭环。
例如,泰康人寿以养老社区建设为载体,平安保险以互联网医疗为平台,阳光保险以投资线下医院为入口。结合现阶段的市场竞争态势及自身实际情况,保险公司可以与互联网医疗平台合作,在某一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以此为基础进行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布局,实现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
或是投资建立新型互联网化的健康管理整合平台,通过海量获客、高频使用等途径增强其粘性,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化保险产品设计和精准推送,实现医疗和保险的良性互动。
重产品轻技术、重赔付轻服务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支撑企业核心价值诉求的实现。大健康产业潜力的发挥和机遇的把握,关键在于探索出具备可持续发展及盈利能力的商业模式。
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还属于市场探索阶段。因此,现阶段必须要做好长期战略规划,必须保证在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才能有目标、有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避免盲目跟风、撒胡椒面式的投资。
现阶段,可以尝试从分析消费者需求痛点出发,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角度切入,努力建立与医疗机构的深入合作,以移动医疗APP及垂直领域的智能硬件服务为先导,从健康管理入手,到亚健康管理,再到疾病的引导和管理,最后是健康保险产品对整个疾病风险的覆盖和医疗成本的控制,最终目标是形成贯穿病前、病中到病后的健康产业链。